疫情防控知識普及篇
疫情即將結束
但是更要提高警惕
讓我們“疫”起來學習
如何有效防控疫情
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一大類病毒,患者表現為從普通感冒到重癥肺部感染等不同臨床癥狀。世界衛生組織將 其命名為COVID-19。
哪些是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對于免疫功能較差的人群,例如 老人、孕產婦、存在腎功能異?;蛴新圆∪巳?,感染后病情更重。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經 呼吸道飛沫和 接觸傳播是主要途徑。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下中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環境下存在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飛沫傳播
飛沫的產生:
(1)咳嗽、打噴嚏或說話;
(2)實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氣管插管、 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過程中和心肺復蘇等。
接觸傳播
病原體通過粘膜或皮膚的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1)血液或帶血體液經粘膜或破損的皮膚進入人體;
(2)直接接觸含某種病原體的分泌物引起傳播。
什么是密切接觸者?
( 1) 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觸的人員,如近距離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在同一所房屋中 生活;
(2)診療、護理、探視病例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 如到密閉環境中探視病人。
(3) 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離接觸人員,包括在 交通工具上照料護理人員、同行人員、或經調查評估后發現有可能近距離接觸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其他乘客和乘務人員;
(4)現場調查人員調查后經評估認為符合其他與密切 接觸者接觸的人員。
密切接觸者的家庭成員應注意什么?
( 1)家庭成員應住不同房間,如條件不允許, 和密切接觸者至少保持1米距離;
(2)避免進入密切接觸者房間,需要進入時應佩戴口罩,并及時更換, 離開居住空間后需清潔雙手;
(3)盡量減少與密切接觸者及其用品接觸,如避免共 用牙刷、餐具、飯菜、飲料、毛巾、浴巾、床單等。餐具使用后應使用洗滌劑和清水清洗;
(4)接觸可能污染的表面、與密切接觸者直接接觸,需流水清洗雙手, 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新冠肺炎患者有哪些臨床表現?
新冠肺炎患者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可合并 輕度干 咳、乏力、呼吸不暢、腹瀉等癥狀,流涕、咳痰等癥 狀少見。部分患者起病癥狀輕微,可無發熱,僅表現 為頭痛、心慌、胸悶、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 肉酸痛。 多數患者預后良好,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現 呼吸困難,嚴重者病情發展迅速,甚至死亡。
出現哪些癥狀時需要就醫?
( 1)發熱 (腋下體溫≥37.3°C)、咳嗽、氣促等急性呼 吸道感染癥狀;
(2)且有武漢旅行或居住史,或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者),或發病前14天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呼吸道癥狀的患者,或出現小范圍聚集性發病。 應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進 行排查、診治。
就醫時應注意什么?
(1)如果接觸者出現癥狀,要 提前選擇有發熱門診的 定點醫院;
(2)就醫途中和就醫 全程應佩戴口罩;
(3)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應該呼叫救護車或者使用私人車輛運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開車窗;
(4)患者應時刻 保持呼吸道衛生和進行雙手清潔,盡可能遠離他人 (至少1米);
(5)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污染的物體表面都 應該用含氯的消毒劑清潔、消毒;
(6)就醫時,應 如實告知患病情況和就醫過程,尤其 應告知醫生近期的武漢旅行和居住史、新冠肺炎患者 或疑似患者的接觸史、野生動物接觸史
防控疫情 我們在行動
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寧可嚴十分、不可松一毫。疫情抗擊戰即將吹響勝利的號角,小V老師在這里再次提醒大家: 勤洗手、戴口罩,抗擊疫情不放松;心態平、多運動,櫻花大道來相見。
-內容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下一篇: 科學洗手的正確步驟,看這里!